7月26日,厦门眼科中心组织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会。会议重点总结了上半年度各学科在学科建设、创新服务、医教研一体化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同步深入分析了当下各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重点研究部署了下半年度工作计划。 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专家委员会主席赵堪兴教授,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执行总裁陈凤国,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副总裁张斌,各学科代表及行政职能部门代表出席会议。厦门眼科中心总经理姚郑玲玲主持会议。 回顾总结: 坚持高质量发展 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会上,临床各学科及各职能部门代表分别作上半年工作总结汇报及下半年度工作计划。 上半年度,医院坚持稳中求进,以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为基石,全面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为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医院加快推进医疗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医院在持续推进大数据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应用的基础上,协同中国电信部署DeepSeek模型底座算力,将先进科技手段逐步应用于辅助诊疗、患者服务、医院运营及科研创新等领域,有效提升了诊疗效率及精准度,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感。 为提升诊疗水平,上半年度,医院积极引进了多项新技术、新药物。医院引进了托珠单抗注射液、替妥尤单抗注射液等多个新药物,为甲状腺眼病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前沿诊疗方案;更率先在福建省内引进了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800设备,开展新微创全飞秒SMILE Pro技术,为屈光不正患者带来了更安全高效的诊疗选择。 今年4月,医院作为福建省牵头单位承办了国家级项目——“全国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筛查和转诊相关研究”。项目实施期间,医院积极联合厦门、宁德、漳州等地的医疗机构和卫生服务中心,通过高效优质的筛查策略顺利完成了3000例的有效筛查工作,助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眼底疾病的筛查和转诊能力。 医院坚持医教研一体化发展,上半年度在科研学术领域也收获了累累硕果,SCI收录文章33篇;参与起草专家指南和共识8项;GCP立项10项,签约12项;获批共建厦门大学眼科学系。此外,厦门眼科中心谢立信院士工作站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再次荣膺“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认定。十年间,工作站稳健发展,在眼表泪液疾病、圆锥角膜、角膜移植等专项课题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了从基础科研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突破。 展望未来: 新质赋能 全力满足多层次眼健康需求篇 下半年度,医院将以“改善就医体验”为重点,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医院将通过开设中医眼科门诊、建设日间手术中心等措施,重构科学布局、缩短就诊动线,全面升级就诊环境,提升患者就医便利性。同时,医院还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通过搭建AI智能体,上线诊间结算、床旁结算、刷脸就医等功能,真正实现就诊全流程信息化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诊疗服务。此外,黎院长特别指出,医院要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加强专科医生的技术培训等相关工作,助力提升基层整体眼病诊疗能力。 会议最后,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执行总裁陈凤国作总结发言。他指出,眼健康是公众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民群众的眼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催生出多元需求。 厦门眼科中心作为国家三甲专科医院,要充分发挥专业资源优势,强化重点人群重点眼病防治工作,聚焦近视、干眼、老视等常见眼病及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主要致盲性眼病,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不断突破创新,全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及服务效率,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眼健康诊疗需求,为推动我国眼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转载:厦门眼科中心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舒视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